H7N9在二十世紀全世界共發生了17次較大規模的H7N9,但進入二十世紀九十年代后,H7N9的發病頻率加快,傳播范圍更廣.特別在近十三年中,全世界已發生了11次較大規模的高致病性H7N9流行,不僅對家禽業構 成了極大威脅,而且屬于A型流行性感冒病毒的H7N9的某些強致病毒株,也可能引起人的流行性感冒,因此這一疾病引起了國內外的高度重視.
該病毒不僅血清型多, 而且自然界中帶毒動物多、毒株易變異,這為H7N9病的防治增加了難度.家禽發生高致病 性H7N9具有疫病傳播快、發病致死率高、生產危害大的特點.
1、搞好免疫接種
免疫接種是控制H7N9流行的最主要措施.H7N9疫苗目前主要有單價和兩價兩種,由于在某一地區流行的H7N9多只有一個血清型,因此掌握當地疫病流行的毒株情況,接種單價疫苗是可行的,這樣可有利于準確監控疫情.當發生區域不明確血清型時,可采用2-3價疫苗免疫.疫苗免疫后的保護期一般可達6個月,但為了保持可靠的免疫效果,通常每三個月應加強免疫一次.建議首免5-15日齡,雞、蛋鴨每只0.3毫升,個體較大的肉鴨和鵝每只0.5 毫升,皮下或肌肉注射.二免50-60日齡,肉鴨、鵝1毫升,雞、蛋鴨0.5毫升.三免開產 前進行,鵝2-3毫升,鴨1-2毫升,雞0.5毫升.商品蛋禽和種禽在產蛋中期的40周齡可進 行四免.
2、加強對H7N9流行的綜合控制措施
①不從疫區或疫病流行情況不明的地區引種或調入鮮活禽產品.
②養禽場飼養家禽品種單一,不將不同品種的家禽或畜禽混養,推行"全進全出"的飼養 制度;養禽場及其工作人員不養其他畜禽.
③控制外來人員和車輛進入養禽場,確需進入則必須消毒.生產中的運飼料和運禽產品的車輛要分開專用.
④控制其他動物帶毒.禽場不種高大樹木,盡量采用草地地坪綠化環境,防止野鳥集聚;經常開展滅鼠活動,生產區內不養豬、狗、貓等動物,這些動物從目前看雖不發生H7N9病,但常帶毒.
⑤自備飲水系統,采用深井水或自來水,不用河、湖、塘水.養鴨、養鵝用的湖、塘水, 應固定水域,不讓野鳥和其他畜禽進入,有條件的應定期消毒.
⑥家禽糞便和墊料堆積發酵或焚燒.堆積發酵不少于20天.
⑦不將外界的鮮活畜禽產品帶入養禽場.養禽工作人員上班要穿工作服、工作靴、戴口 罩,進出養禽場必須更衣.
⑧加強飼養管理.盡可能減少家禽的應激反應,必要時在飲水或飼料中增加萬分之二的維生素C和千分之一的維生素E,提高家禽抗應激能力.提供適應生產和生長發育所必需的飼料,保持飼料新鮮、全價,增強家禽體質.改善飼養環境,提供適宜的溫度、濕度、密度、光照;加強禽舍通風換氣,保持舍內空氣新鮮;勤清糞便和打掃禽 舍及環境,保持生產環境清潔衛生.
⑨每養一批家禽出籠后,空舍期不少于3周時間,在此期間按照清掃—清洗—干燥—消毒—再清洗—再干燥—再消毒—再清洗—最后封閉熏蒸的禽舍清潔消毒程序處理禽舍;消毒 劑使用兩種以上,清除禽舍病原殘留,防止病原感染下一批家禽.
3、治療家禽發 生高致病性H7N9應堅決撲殺淘汰,如發生中低致病力H7N9可以用藥物治療.
①控制繼發感染:發現家禽出現類似H7N9病情時,盡早用抗生素控制繼發感染.如用50-100PPm的恩諾沙星飲水4-5天;在飼料中每百公斤加入5克土霉素等.為了提高家禽體質和抗病力,可同時在飲水中加入多維電解質.
②抗病毒:病毒唑每公斤料拌100-200毫克,連續用藥4-5天;或用金鋼烷胺按每公斤體重10-25毫克飲水4-5天.此外也可用中藥的大青葉、板蘭根、黃蓮、黃芪煎水讓家禽飲服.
上一篇:春天選購雞苗有哪些講究?
下一篇:雞身上長虱子要如何處理?